商品有新旧之分,绝大多数人愿意买新货,但也有一些人出于不同的需求愿买旧货。自从商品经济产生以来,为了满足爱买旧货这部分人的需要,委托行、寄卖行应运而生,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它是应市场需求而出现的与新货销售环节不同的流通领域。
钢琴属大件耐用消费品,具有收藏保值的作用,所以在新琴使用一段时间后,自然形成了旧琴收购与再销售的循环。旧钢琴的流通,在十几年前,或是几十年前早就有了,但量很少,而主要限定在国产琴范围内。近几年来,随着中国钢琴需求量的增大和钢琴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新琴销售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旧琴的销售市场也在悄悄地发展着,尽管它的量还很小,但需求量却在不断上升,特别是近年来日本二手钢琴以一泻千里的速度涌入中国海关,这种现象既是对中国钢琴市场需求的一种补充,也是对国产钢琴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去年从日本进口的二手钢琴大约在8000台左右,它明显地占去了国产钢琴一定的市场份额。日本中部钢琴调律学校理事厂岩田光义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中古琴的销售是新琴的几倍,它占整个日本销售市场的很大比例,对日本现行钢琴生产形成冲击,并大有增长之势。有人说,现在日本每销售4台琴,就有3台是旧琴,这也说明了旧琴买卖的发展趋势。记者近日也时常耳闻国内一些琴行销售二手琴的消息,意识到在中国巨大的钢琴市场中,除了各种品牌的国产钢琴和进口钢琴的销售之外,二手钢琴销售也在开始形成气候,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手琴和翻新琴不是一回事
有关二手琴的情况,笔者采访了中国音乐学院的王兴龙老师。他说,现在二手琴进入中国的渠道很多,凡是与日本有些联系的,有收购能力的都搞这种生意。据说收购价格在日本很低,相当便宜。运进中国后所定的价格,主要是仓储费和运输费。运进来的旧琴,有的要整理,有的不需要整理,这就是二手琴与翻新琴之分。
那么二手琴和翻新琴主要是哪些琴呢?我们了解了一下,除了少量日本杂牌琴以外,绝大多数是雅马哈和卡瓦依钢琴。“雅马哈”和“卡瓦依”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上钢琴产量最大的钢琴厂,据统计,从20年代开始到现在,雅马哈钢琴公司已经生产了500多万架钢琴,而“卡瓦依”也生产了250多万架钢琴。雅马哈立式钢琴主要以U系列为主,根据琴的高低及性能,分为U1、U3、U5、UX系列。在U系列中又加上以年代划分的英文字母A--M等标志。比如:标有“U3H”标志的产品,是日本雅马哈公司70年代生产的型号为131的产品。“雅马哈”三角琴有G系列和C系列。G系列属于“雅马哈”早期生产的三角琴,C系列属以后生产的音乐会专用琴。而琴上还有出厂序列,号码数字越大,说明琴越新。如果一架琴标有500万号码说明这架琴是最近生产的钢琴。根据钢琴的使用特性,应当越是新琴,使用性能越好。另外,U系列的钢琴,数字越大,琴的高度越高,如:U1是121型号琴,U3琴是131型号琴,U5是在U3基础上材料选用更加精细的演奏用琴。以后还出了一种UX系列钢琴,这种琴的大部分结构与三角琴接近,后背是米字形的。专门用于乐池中使用,既少占面积,又有三角琴的音色。但是这种琴由于生产成本甚至高于三角琴,所以雅马哈公司已于1997年停止生产这种型号的钢琴。这种型号的旧琴目前在中国也有出现。笔者在采访刘延宁师傅时,在他家中就看到过这种钢琴。
钢琴与人一样都有一定寿命,一般的国产钢琴使用寿命在20--30年,而雅马哈钢琴使用寿命会更长一些,有近100年。钢琴也有她的青春期,钢琴使用最好的年头是20-30年的时候,到了三十年以后,钢琴便一年不如一年了。主要因为钢琴铁板的张力问题、榔头的磨损及粘合的老化等问题,所以一般人买旧钢琴都选30年以前的旧琴。
追寻二手琴的源头
近几年,日本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日本钢琴业也一直在往下滑。在60年代,日本钢琴产量达到年产30万架,那时候,是日本购买钢琴的最高潮,家庭钢琴拥有量平均达到20%。据日本有关资料记载,那时,在日本的冲绳等边远地区普及率为13%,东京等大城市普及率为18—19%,奈良等大城市周边地区普及率为30-33%,日本家庭钢琴已经达到了饱和。到90年代初期,日本钢琴社会需求逐年下降。主要是因为当年购买钢琴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学了两年也学不出来,钢琴练琴的功能已经弱化,作为居住环境并不太宽余的日本家庭来说,较占面积的钢琴已经成为家庭中一种多余陈设了。还有一个原因是,有的孩子上高中或是上大学,要搬家,但是如果钢琴也要随着搬走,这方面的运费是特别贵的。日本的市内运输每一架琴要2.5万日元,运上一层楼的费用是5000日元,市外运费是10-20万日元,所以运一架琴的费用相当于买一架钢琴的钱。而一架钢琴的全部费用,对于一个有正常收入的日本工薪阶层来说,仅相当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40多万日元。因此,基于上述因素的综合考虑,在20年前,日本一些家庭就开始主动处理家中的钢琴。初始时,处理是被当成处理粗大件垃圾对待的。要打电话通知所谓的废品站,由他们开着汽车上门把琴运走,这样一个过程,不仅没有收入,而且还要支付运输费用。
从处理钢琴不要钱,甚至倒找钱的二手琴流通,仅仅是短暂的一瞬间。后来,在日本出现了有人要处理琴,有人需要旧琴的原始流通,他们之间互通有无的交易通过当地媒体小报完成了整个过程,但这种无偿的流通逐渐发展为有偿的商品经济,而且不断扩大,最后终于发展为跨国的商业运作。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钢琴销售市场之一,自然,二手钢琴也会有潜在的销售市场。于是一些聪明的商人就像一千多年前的中国与波斯国的丝绸之路一样,他们也开始搭建着一条日本通往全世界的二手钢琴之路。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加大,在日本慢慢地形成了一个规模相当的收购二手钢琴产业,而且这个产业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着。二手钢琴的价格也随着开始上涨,再不像一开始那样倒找钱了。收旧琴的贸易公司有中国人办的,也有日本人办的。他们在报纸上发广告,刊登收购旧琴的启事,而一些想处理钢琴的家庭和公司自然会与这些公司联系。在收购旧琴时选琴的标准是根据国内的需要,还有根据琴的成色而定。大部分人愿意选新一点的琴,另外还要考虑价格问题。在选琴时,除了看外观以外,内部机械结构都要仔细挑选,如看榔头的磨损程度等。一般收琴的对象,大多以家庭中个人的琴为好,而不收购专业演奏用琴。因为专业演奏琴用的比较苦,而家庭中的琴一般都没有长时间的使用,只做摆设而用,充其量是灰尘多而已。现在日本的二手琴大部分是立式琴,少量的是三角琴,大三角就更少了。往中国运琴时,很多公司是用三角琴搭立式琴。1台三角琴搭4台立式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