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知识
昆明竹琴史料

竹琴,又称“道琴”、“渔鼓”,俗称“碰碰尺”。清代由四川传入昆明。由于四川竹琴多唱高腔,与云南方言出入较大,昆明艺人在四川竹琴基础上,吸收了地方音乐和民间音调,创立了《中和调》,形成昆明竹琴。演唱时,艺人左臂抱竹琴(渔鼓),手握竹板(简板),以右手指敲击竹琴,自敲自唱,以唱为主,说为辅;也有只唱不说的,间或加上一点简单的表演。

清末及民国初期,竹琴多在校场坝(今鼎新街一带)演唱,观众围成圆圈听唱,唱完一段艺人即托盘向观众收钱,行话称为“丢棚”。另外走到居民家或茶馆演唱。著名艺人有桂小四等。

1936年至1949年间,竹琴艺人不上10人。演唱曲目有大部书,如《精忠说岳传》、《白鹤传》、《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折子书如《单刀赴会》、《拜月亭》、《韩湘子》等。它们来源于唱本或戏曲剧目;也有艺人自编的小段、如“宜良县内出白薯,弥勒竹园把糖出”等数风土景物的曲目。其间,抗日战争时期滇剧艺人高竹秋、夏俊庭等曾参加竹琴艺人队伍,到城郊和州县、农村唱书。

1956年后,竹琴专业艺人仅剩下陈汉之一人,一般在茶馆内坐唱,间或也在舞台上表演;一部分在工厂、街道的业余竹琴演员,要逢年过节时才演唱。

关于蓝圩 | 服务承诺 | 商家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丹彤大厦19A7室 QQ:57478217 Tel:13987612355 E-mail:57478217@.qq.com
Copyright(c) 2009-2010 云南蓝圩乐器服务中心(云南钢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1005735号-1